【#閱讀345】22:《給力:我想教會孩子的事 林晉如的創意班級經營術》 (暘斌)
任教於國小的林晉如老師,大方分享她的創意教學和教育省思。
晉如老師經驗豐富,很多觀念和技巧都非常實用。讀君一本書,勝過十年功,可以讓讀者省去許多盲目摸索的冤枉路。
書中的內容,我已現學現賣,不只一次在班上和孩子們分享,也曾節錄印給孩子和家長閱讀,好看又好用!
✨三大亮點
1️⃣國小的班級經營方式,在國中端合用嗎?
我的答案是:超級適合!
現在的國中生,身材上普遍早熟,有些孩子才國一就已經相當高大,不說還以為是高中生了。然而,心理上的發展卻較過往慢,大有高中國中化,國中國小化的趨勢。
因此,書中所舉國小的案例,在國中的教學現場也很常見。例如:一個垃圾被亂丟在某同學的座位,全班沒人人要承認。又或者孩子的作業丟三落四,根本不當一回事,而父母擔心的要死,一直焦慮地打電話給導師。
諸如此類棘手的大小事,晉如老師都有充滿智慧的處理方式。
班級經營若要成功,親師之間能否有效溝通也很關鍵。
晉如老師說「好的親師關係,都要講江湖義氣」,「有情有義」才是親師關係的終極保證。讀到此處,我點頭如搗蒜,「互信互賴」也是我認為最佳的親師相處模式。
2️⃣《給力》就是讓教會孩子們「七種能力」!
我認為,班級經營的終極目的就是:讓孩子們不需要班級經營!
當孩子們離開學校之後,沒有學校管、老師教,也能運用在學校學到的各種能力,過好自己的一生。
書中提到七種能力:#情感力、#表達力、#思辨力、#生存力、#美感力、#溝通力、#覺知力,都是我們的孩子面對未來所必須具備的能力。
如果當老師、父母的我們能「給力」,讓孩子具備這七種能力,我們就可以說這個孩子很有「素養」,也就是新課綱最重視的內涵。
3️⃣有「覺知力」是成為一個好老師的關鍵!
「七力」之中,我特別喜歡「#覺知力」這個章節。
一個好老師,必然常常自我省思,如果真的誤會孩子,就會大方地向孩子道歉,做最好的身教;
一個好老師,會用心觀察,發現每個孩子冰山底層的渴望;
一個好老師,會覺知自己的狀態,有困難就解決,具備成長型思維。
林晉如老師毫無疑問是一個好老師,透過文字,也讓我想起有「為者亦若是」這句話。
📝四大金句
1️⃣解決任何事情,符合比例原則為優先。
2️⃣經濟學的「馬太效應」說的是「富者越富,貧者越貧」。「閱讀上的馬太效應」意味著,隨著時間逝去,有閱讀與沒閱讀的孩子,就開始大幅度拉開距離。
3️⃣如果你能多打開一個孩子的眼界,多啟發一個人的心智,這世界會因為這孩子而不一樣,這孩子會因為你而不一樣,你就改變了世界,也增加了自己的價值。
4️⃣在主動學習下,因為動機強大,大腦的神經元會連結得很緊密。若是被動學習,大人叫一下,小孩動一下,有叫有動,沒叫不動,這種被動且充滿「怨念」,不甘不願的學習,大腦神經元的連結就很稀疏。
👨🏫我的看法
老師要傳授給學生的,絕對不只是課堂上的知識。「道在日常生活中」,透過在學校大大小小的事件,讓孩子學會一輩子都需要的能力。
透過這本書,讓我有幸一窺四百公里外,晉如老師在岡山國小的班經與教學。自我增能的同時,也期許並相信自己在帶班的時候,能給學生更多、更好、更「給力」!